尽知渠道新鲜事

行业资讯

返回新闻列表

拯救精致懒,“预制菜”能否成为下一个餐饮风口?

2022-04-08

“春节团圆饭私房预制菜,12道298元” “佛跳墙、咕咾肉、梅菜扣肉、素什锦……年夜饭半成品8道菜仅548元”。

 

春节期间,各大电商APP的活动和年夜饭专区都不乏预制菜套餐的身影,受到一众“厨房小白”的追捧,回望2021年天猫“双十一”购物节,预制菜也荣登了10大趋势单品榜单。

 

近日,商务部公布了“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”的销售成绩,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,在本次“年货节”中,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增长45.9%,骄人数据背后宣示着一个细分品类的崛起。

 

预制菜的行业定义及发展背景

 

所谓预制菜又称半成品菜,是指以农、畜、禽、水产品等作为原料,配以辅料,洗好、切好、搭配好,然后采用速冻或者真空技术包装,消费者只需要简单操作即可食用,其产品可以通过加工程度细分为即食、即热、即烹、即配食品。

数据来源:艾媒咨询

 

预制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,起初主要在餐饮企业中盛行,主要以解决门店出餐慢、口味口感不统一等经营痛点。

 

近年间,随着人口结构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,加上疫情的影响,就地过年让家庭小型化现象日渐凸显,简单美味的预制菜也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餐桌明星。尤其是在C端消费者领域,预制菜更是完美契合了当下主流消费群体的品质生活要求。

 

Z世代
动手能力差、省钱意识强!

据统计,Z世代群体中有40.7%的人会每周在家做饭,并习惯于在社交平台分享作品,展示他们的精致生活。既要好吃好看、又要操作简单,预制菜无疑成为了他们的主要选择。

 

职场人
品质养生、精力有限!

处于007、996工作状态下的中青年职场人,抗拒长期食用高油、高盐、高糖的不健康外卖,因此“快捷又方便”、“好吃又健康”成为了大部分职场人青睐预制菜的主要因素。

 

可见,预制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市场渗透。

 

中国预制菜市场投资表现

 

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,B端市场为1956亿元,C端市场489亿。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,同比增长18.1%,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%左右的高速增长率,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左右。

 

企查查数据显示,2013年至今,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,参考时间来看,2015-2016年是第一个高峰期,融资事件分别为14起和17起,2020年-2022年则是另一个高峰期,分别有12起和11起。

 

诸多餐饮品牌、生鲜平台等企业,紧跟市场潮流在预制菜赛道布局。其中有餐饮品牌西贝、海底捞、外婆家;生鲜电商叮咚买菜、盒马鲜等等,纷纷搭建中央厨房、冷链物流,打造餐桌新宠。

 

“预制菜”能否成为下一个餐饮风口?

 

对B端市场而言,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庞大,原材料需求量巨大,门店经营成本更是日趋增长,居高不下。预制菜的出现,恰好优化了餐饮B端的经营结构,降低食材损耗、统一口感口味、减少厨师及切菜用人成本、节省厨房操作空间等等,大大提升了餐饮品牌的经营效率。

 

对C端市场而言,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和外卖行业的同步发展,消费者仅需通过简单的烹饪,即可享受到营养丰盛的各地美食,满足了消费者省时、健康、高性价比的需求。

 

由此可见,预制菜行业无论是在B端还是C端,都有着庞大的消费前景,尤其是C端消费者领域,开辟了广阔的消费市场,展示出非常诱人的“蓝海”。

 

而对于预制菜企业来说,运营可以重点从“做优产品”“做好品牌”两个方向出发,实现品牌突围:

 

01

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、加强加工流程和卫生把关力度,通过选料、制作过程的透明化,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的信心。

02
结合互联网进行多元化营销助力,迎合消费者需求进行品牌发声,快速触达渠道端和消费端客户,通过推广、直播、种草、社群等多种营销方式组合传递产品和品牌信息。